400-123-2230
400-123-2230
时间:2024-07-02 点击数:
米乐m6如果从高空俯瞰榕城,一眼便会看见环城高速都镶着一圈紫红色的“花边”。镜头拉近,就会看到行道树簇拥着城市的主干道网络,形成骨干绿道。更细微处,也是一块块绿色,填满了城市建筑的缝隙。
从景观绿植到古树名木,再到公园绿地米乐m6,福州如何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科学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?近日,记者在福州市园林中心和各个公园进行采访,寻找答案。
6月的福州米乐m6,气温逐渐升高。市绿化管理处养护管理科负责人唐晓锋蹲在马路边,拨开三角梅的枝条,紧盯着盆栽内的土壤,眼看着水慢慢渗下去,才舒了一口气。
从事绿化养护工作28年,唐晓锋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人行天桥和高架桥上的一簇簇三角梅。“要想三角梅开得好,控水环节要把握好‘不干不浇,干透浇透’的原则,不能出现明显的局部干旱或积水现象。”唐晓锋告诉记者,三角梅比较“敏感”,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手段都会给开花带来影响。
福州夏季高温多雨,天气不稳定,在总长度达184公里的道路桥梁上,三角梅如何能做到集中盛放?
“近年来,我市启用了福州市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。”唐晓锋回答,三角梅的分布路段、光照情况、生长环境的温度及湿度、土壤的温度及湿度、土壤PH值等关键参数尽数登记在福州市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的数据库中。
那么米乐m6,物联技术如何赋能精准控花?唐晓锋举了个例子:“有过养花经验的人都知道,肉眼的判断常常和植物生长的实际情况存在偏差。有时土壤表面看着干燥,但土里其实很湿润。如果养护者因误判而浇水,则不利于植物生长。”如今,有了技术手段的加持,园林工人在控水、控肥、修剪、浇水等方面能够及时作出调整,实现精准控花,在预期时间让三角梅统一绽放。
值得一提的是,6月12日,央视财经频道《经济半小时》栏目播出的专题《寻找“万亿之城”向上实力——福州篇》中,也报道了福州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在三角梅控花上的应用。
华灯初上,西湖公园里的游人多了起来。“上班久坐容易腰酸背痛,吃完晚饭来这里散散步,舒服很多。”一身运动装束的林铨轻车熟路地走到智慧步道打卡桩前,拿出手机扫码打卡,他面前的电子面板上随即显示出运动里程与运动时长。
“运动量一目了然。”已经走完一段路的林铨说,“打卡后获得的绿色能量积分,还能用来在公园智慧系统中享受各种增值服务。”
在林铨的印象中,原先公园里基本没有智能化设备。近年来,福州不少公园的设施条件不断升级,游园体验也越来越好。有驱蚊、智能音响、无线充电等功能的智慧座椅;通过绿色积分就可以使用智能储物柜进行物品存取;让资源有效回收利用的瓶类回收机,助力垃圾分类;公厕导视屏方便游客了解公共设施的实时使用情况……
“请大家把音量调低,谢谢配合……”在金山公园内,几支广场舞队伍分散各处,乐声此起彼伏。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通过噪声监测设备发现分贝过高,通过喇叭对市民进行远程“喊话”劝导米乐m6。
“我们在噪声诉求复杂的地点,都安装了噪声监测设备,可以24小时不间断采集数据,并将相关噪声监测信息接入公园管理平台。”金山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,一旦噪声超过70分贝,系统后台会自动预警。
“由于福州的公园大多呈条状,前后空间跨度大,增加了公园管理的难度。针对这一难题,城市公园信息平台设置了紧急广播系统和一键报警系统。”市园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遇到紧急情况,紧急广播系统可全园进行广播预警。
噪声监测、人流监测、一键报警、电子巡更……近年来,市园林中心依托福州市城市公园信息化管理系统,在重点公园内架设无线传输系统和智能化系统,实现了公园从传统管理到数字化赋能的升级。
打开并登录福州市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的“古树名木”子系统,福州的榕树、樟树、银杏等古树名木的数据信息均清晰可查,包括古树的树龄、胸径、冠幅、长势、生长环境……全市古树全部被“栽”入地图里,一览无余。
“人类活动不断影响着树木生长,因此及时科学地了解古树的生长状态至关重要。”园林专家告诉记者,古树虽然具有长寿、抗性强等基因,但受树龄、立地环境改变、气候、地质灾害、病虫害等因素影响,仍会生病和死亡。
面对数量庞大、散生于各处的古树名木,如何推出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?2021年,市园林中心建设了福州市城市绿化养护监管系统,为古树名木设立“电子档案”,保证古树名木“树树有档案,棵棵有人管”。同时还定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、生长情况、保护状况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,根据需要及时采取保护复壮等科学措施。目前米乐m6,福州已完成城区内的古树名木登记建档工作,已录入古树名木巡查信息20201条。
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者、讲述者,是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,也承载着一代代人的美好记忆。市绿化管理处副主任林弓天表示,他们将邀请市民讲述与树木有关的历史传说、个人与树木共同成长的故事,这些都将被收录进每棵树的“电子档案”中。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举报邮箱: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